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简称《管理规范》),该《管理规范》对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主体、驾驶人及车辆、交通违法及事故处理等进行了规定,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根据《管理规范》,道路测试是指在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区域范围内等用于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各类道路指定的路段进行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活动。
对初始申请或增加配置相同的示范应用车辆,应以自动驾驶模式在拟进行示范应用的路段和区域进行合计不少于240小时或1000公里的道路测试,在测试期间无交通违法行为且未发生道路测试车辆方承担责任的交通事故。拟进行示范应用的路段或区域不应超出道路测试车辆已完成的道路测试路段或区域范围。
在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方面,《管理规范》明确,道路测试车辆、示范应用车辆应当遵守临时行驶车号牌管理相关规定。未取得临时行驶车号牌,不得开展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
同时《管理规定》中提出,道路测试、示范应用主体、驾驶人均应遵守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据道路测试或示范应用安全性自我声明载明的时间、路段、区域和项目开展工作,并随车携带相关材料备查。不得在道路测试或示范应用过程中在道路上开展制动性能试验。
在道路测试、示范应用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应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车辆损毁的,道路测试、示范应用主体应在24小时内通过信息系统将事故情况上报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未按要求上报的可暂停其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活动24个月。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共有27个省(市)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细则,建设了16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开放3500多公里测试道路,发放700余张测试牌照,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700万公里。长沙、上海、北京等地还开展了载人载物示范应用,无人物流、配送等新模式应用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研究员杨栋告诉红星资本局,正如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要求,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而智能网联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发展点,所以必然是发展之前法律规范先行。
“封闭测试不能代替真实路况,有些国外品牌就直接用真实路况来迭代提升自己的自动驾驶能力,这种危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做法在我国是不可取的,所以这次规范就是更加从技术和法律层面堵上了这个漏洞。”杨栋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