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销量微回落 智驾平权成主流
2025年2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不含进口)上险数据分析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月份的国内消费数据。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下降0.7%;PPI同比下降2.2%。这主要是受春节错月、假期和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从结构看,一些领域价格显现积极变化,CPI中部分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稳中有涨,PPI降幅有所收窄,当前物价温和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在装备制造业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3.0%,电子半导体材料价格同比下降9.7%,汽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均有所收窄。整体来看,当前消费数据仍处于相对底部的阶段,供给对通胀的压制仍需要时间来缓解。其中,与居民长期收入挂钩的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仍在降价,显现出消费对通胀的支撑力度仍需加强。随着3月春节扰动因素的消除和全国两会所释放出的经济刺激信号,CPI数据大概率将重新回正。

近五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月度走势图
由于受到春节假期和2月自然天数少的影响,2月乘用车市场销量呈现出周期性回落的走势。春节后是车型新品推出的重要时间点,众多车企纷纷推出新车型来博取市场的关注,力求抢占先机。同时,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很多省市出台了相应促消费政策,叠加车展等线下活动的全面恢复也将加速聚拢人气,车市关注度将持续升温。

2月,全国乘用车总计销售130.8009万辆(不含进口),环比下降26.96%,同比增长20.66%,2025年已累计销售309.8869万辆。
其中,燃油车销售64.6735万辆,环比下降40.46%,同比下降8.94%,2025年已累计销售173.3045万辆。
新能源乘用车销售66.1274万辆,环比下降6.14%,同比增长76.89%,2025年已累计销售136.5824万辆。
2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50.56%。

2025年2月全国乘用车不同能源车型占比图
2月,纯电动车型销售42.5634万辆,环比增长8.96%,同比增长98.22%;插电混动车型及增程式车型共销售23.564万辆,环比下降24.94%,同比增长48.11%。
2025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过万辆车企排行榜
从近期车企发布的车型来看,都有一个共性特点,就是车企将重点放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推广上,比亚迪依“天神之眼”将智驾功能带入到了10万元以下的车型;特斯拉开始在国内投放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其他车企也加快了智驾高阶版本的升级迭代;另外,还有多个合资品牌,相继宣布与华为等科技公司展开智驾合作,推出智驾车型。2025年无疑成为智能驾驶平权的起步之年。

2025年2月销量过万辆新能源车型排行榜
2月,比亚迪共计销售19.6835万辆,环比下降3.34%,2025年已累计销售40.0655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为:
车型 | 销量(辆) |
海鸥 | 26416 |
秦L(DM-i) | 15943 |
宋Pro(DM-i) | 14709 |
海豹06(DM-i) | 12453 |
秦Plus(DM-i) | 12884 |
元Plus | 10418 |
元UP | 9913 |
宋Plus(DM-i) | 9581 |
秦Plus(EV) | 8711 |
驱逐舰05 (DM-i) | 8536 |
宋L(DM-i) | 8473 |
宋Plus(EV) | 8285 |
汉(DM-i) | 6434 |
腾势D9(DM-i) | 6279 |
海豚(EV) | 6020 |
海豹06 GT(EV) | 4753 |
唐(DM-i) | 4132 |
汉(EV) | 3822 |
海狮05(DM-i) | 2840 |
方程豹 豹5(DM-i) | 2562 |
海豹(DM-i) | 1707 |
汉(EV) | 3822 |
海狮05(DM-i) | 2840 |
海狮07(EV) | 1638 |
宋L(EV) | 1553 |
方程豹 豹8(DM-i) | 1118 |
海豹(EV) | 567 |
腾势Z9 GT(DM-i) | 334 |
仰望 U8 | 92 |
继“天神之眼”发布后,近期比亚迪充电技术上又放大招。3月17日,比亚迪在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上,推出“兆瓦闪充”技术。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介绍,搭载超级e平台的比亚迪车型将支持1000V电压、1000A电流,可实现1兆瓦(1000kW)充电功率,以及10C的充电倍率。这意味着最高峰值的充电速度达到1秒2公里。王传福表示,“搭载闪充电池的汉L,可实现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按照规划,比亚迪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4000个“兆瓦闪充站”,电动化布局不断提速。除自建兆瓦闪充站外,比亚迪的‘双枪充电’技术,可使超充桩秒变闪充桩,快充桩变超充桩。并且,比亚迪的“智能升压”充电技术还全面兼容公共快充桩。从而实现相同的续航里程下,电动车充电也仅需要5-8分钟,最终实现充电时间基本与加油时间一样短。比亚迪此次新技术发布,不仅提升其自身竞争力,还将形成示范效应,助推高压超充产业(电池、车、充电桩)趋势再进一步。

极氪 9X
吉利集团(自主)新能源板块2月销售8.0924万辆,环比下降4.45%,2025年已累计销售16.5613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 销量(辆) |
星愿 | 23758 |
熊猫Mini | 11697 |
银河E5 | 6966 |
极氪7X | 4916 |
银河L6 | 4031 |
极氪001 | 3751 |
领克Z20 | 3153 |
银河L7 | 2808 |
领克08 | 2421 |
领克07 | 1503 |
曹操60 | 1409 |
极氪007 | 1116 |
极氪009 | 1190 |
极氪X | 1044 |
银河E8 | 601 |
领克Z10 | 469 |
领克06(插混) | 309 |
领克09(插混) | 215 |
极氪MIX | 108 |
3月18日,极氪千里浩瀚智驾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发布会上,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正式发布了极氪千里浩瀚智驾系统,该系统凭借极致安全、极致能力和极致科技,为用户带来了全场景高阶智驾体验,并宣布将高阶智驾打造为智能时代用户的刚需。此次发布会,极氪展示了三大核心科技成果:行业首创、全球首发的G-AES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功能,行业首个满血版车位到车位功能,以及面向未来的L3级智能驾驶技术架构。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极氪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更体现了其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深刻洞察。即将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号称全球超豪华SUV新旗舰极氪9X光辉,将首发搭载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并采用最领先的L3级智能驾驶技术架构,为全面迎接L3时代做好准备。极氪9X光辉的发布,也将进一步巩固极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特斯拉(中国)2月销售2.9316万辆,环比下降13.18%,2025年已累计销售6.3082万辆。这是特斯拉国产以来首次单月销量跌破3万辆(2022年4月疫情期间除外),创下两年多新低。分析原因,主要是新老Model Y车型更迭所致,预测焕新版Model Y交付后,特斯拉将很快恢复高销量的水平。
车型 | 销量(辆) |
Model Y | 9885 |
Model 3 | 19431 |
2月26日,特斯拉焕新版Model Y在中国市场已正式开启交付。焕新版Model Y分为两款,分别是后轮驱动首发版、长续航全轮驱动首发版,前者售价为26.35万元起,后者售价为30.35万元起。相较于老款车型24.99万元和29.09万元的售价,新款车型价格有所上涨。随着焕新Model Y的正式交付,特斯拉新老产品交替也正式完成,周销量也逐渐回归正常。Model Y是特斯拉最畅销的车型,在中国市场也是热度居高不下。在过去一年中,特斯拉Model Y销量超46万辆,排在中国全品类汽车销量榜第一。2024年特斯拉Model Y在全球市场的总销量179万,继续霸榜第一。

特斯拉 FSD
3月17日,特斯拉宣布推出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智能辅助驾驶限时体验活动,活动时间为3月17日至4月16日,为期一个月。此次FSD智能辅助驾驶限时体验活动,是特斯拉为了让更多车主亲身体验未来科技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车主可以免费体验特斯拉的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感受这一技术带来的便捷和舒适。以此展示其在辅助驾驶技术方面的实力,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尽管特斯拉强调FSD目前仍处于L2级组合驾驶辅助阶段,并非完全自动驾驶,但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无疑为未来的完全自动驾驶奠定了基础。特斯拉在辅助驾驶技术领域的持续探索,也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然而,特斯拉也强调,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运行表现可能受道路环境、天气等因素影响,驾驶员需随时准备干预,以避免潜在风险。此外,特斯拉还明确指出,若因使用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出现违反交规或碰撞事故,责任需由驾驶员承担。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特斯拉此次推出FSD智能辅助驾驶限时体验活动,同时提醒广大驾驶员,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务必保持警惕,确保行车安全。

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合作签约仪式
2月,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板块销售6.4127万辆,环比增长46.15%,2025年已累计销售10.8006万辆。其主销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 销量(辆) |
宏光MINI EV | 29121 |
缤果(Plus) | 16342 |
荣威D7(插混) | 2503 |
星光S(插混) | 1238 |
智已L6 | 1234 |
智已LS6 | 1219 |
星光(插混) | 1085 |
悦也(Plus) | 921 |
星光(EV) | 732 |
星辰Plus(EV) | 677 |
云海(EV) | 476 |
2月21日,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对这场合作均十分重视,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见证签约。此次合作不仅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更在供应链管理等全链条展开合作。两者合作是汽车与科技行业第一梯队企业的强强联手,有望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此外,上汽的优势在于丰富的整车制造经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庞大的市场基盘;华为则凭借鸿蒙智行生态、ADS高阶智驾系统及5G通信技术等,为合作提供强大的智能化技术支持。有消息称,上汽与华为之间的合作模式将采用智选车模式。在智选车模式下,华为不仅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全栈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还将深度介入产品定义、设计、营销、生产等环节,甚至华为线下门店也将为汽车销售提供支持,这种模式能充分发挥华为在智能化领域的优势和上汽在制造方面的专长,实现深度协同。上汽华为的合作模式跳出了传统代工思维,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体系,既保持了主机厂的工程化能力,又整合了科技企业的迭代优势,这种“软硬协同”的转型路径对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具有示范意义。

阿维榙07 Pro+ 中控台
长安汽车(自主)新能源板块2月销量3.8752万辆,环比下降1.69%,2025年已累计销售7.8169万辆。其主销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 销量(辆) |
Lumin | 12159 |
深蓝S05(EV) | 3581 |
启源A07(EV) | 2929 |
长安UNI-Z | 2703 |
启源Q05 | 1777 |
阿维塔07(增程) | 1505 |
启源A05(插混) | 1179 |
深蓝S07(增程) | 769 |
阿维塔12(增程) | 696 |
深蓝SL03(增程) | 592 |
深蓝G318 | 577 |
阿维塔12(EV) | 475 |
深蓝L07(EV) | 322 |
2月18日,阿维塔07Pro+上市,增程版限时售价19.99万元,纯电版限时售价20.99万元。这次Pro+版相对去年9月份的Pro版,原来需要选装的一些配置变成标配,即增配不增价。作为智驾的核心,阿维塔搭载的华为智驾芯片,为稠密算力系统,相当于2倍同算力的稀疏算力。阿维塔搭载的华为ADS SE,与ADS 3.0智驾算法同源,数据打通,同步进化。随着智驾产品部署量的增加,数据训练集越来越大,智驾系统也将越来越聪明。阿维塔之所以能够在智驾平权方面实现快速落地,并逐步推进智驾普及,得益于其技术积累、产品布局和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阿维塔高端智驾的技术积累为其向下普及智驾技术奠定基础,这种逐步推进的策略使阿维塔能够保证技术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阿维塔推出07Pro+水到渠成。智驾平权的热潮刚刚来临,阿维塔07Pro+就有能力快速实现,也表明了阿维塔要强化量的部署和争夺中型豪华SUV市场的决心。

传褀向往 S7
广汽集团(自主)新能源板块2月销售2.215万辆,环比增长6.59%,2025年已累计销售4.293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 销量(辆) |
AionY(Plus) | 7235 |
AionS(Plus) | 4702 |
Aion RT | 4038 |
AionV(Plus) | 2488 |
传褀E8 | 895 |
Aion UT | 423 |
昊铂HT | 412 |
传褀E9 | 334 |
3月7日,广汽集团旗下的传祺向往车系正式发布。这一新车系是在全新多能源平台架构基础上,打造的搭载高阶智驾、AI智能座舱等前沿技术的全新高端产品系列。传祺向往车系的发布是广汽传祺品牌向上及产品升级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传祺向往车系发布了全系高阶车型,包括传祺向往S7、传祺向往M8以及1 Concept概念车,这些车型都将在2025年内正式上市。作为传祺首款高阶智驾车型,传祺向往S7已经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格为19.48万元-23.48万元,并同步推出航空级的高阶礼遇。传祺向往车系在产品、设计、技术、服务四个方面,打出了“高阶”新定义。全系车型搭载前沿科技,打造覆盖轿车、SUV、MPV的全品类产品矩阵,并将在今年内率先搭载L3级智驾功能。设计方面,传祺向往车系基于全新一代“藏锋于润”设计语言,将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深度融合,塑造出极具品位的外观和内饰。全新升级的传祺智电科技i-GTEC 3.0,实现座舱、智驾、三电、底盘的全领域高阶智能,特别是行业首创的“一车双模,一车三用”技术解决方案,将能源选择权交回用户手中。服务方面,传祺向往车系为每一位用户配备二对一的“007线上超级管家”,提供全时在线服务,并构建全国272个城市免费上门取送车网络,实现地级市100%全覆盖。智能化与高端化发展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新的“黄金时代”。传祺向往车系的推出,是传祺品牌焕新向上的重要举措,也是广汽集团产品矩阵的重要补充。
奇瑞小蚂蚁 智驾版
奇瑞汽车新能源板块2月销售3.1661万辆,环比下降23.35%,2025年已累计销售7.2969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 销量(辆) |
智界R7 EV | 4392 |
智界R7 增程 | 4313 |
风云T9 | 2389 |
山海T2 | 1987 |
QQ冰淇淋 | 1516 |
风云A8 | 1504 |
小蚂蚁 | 1429 |
山海L7 | 1224 |
山海T1 | 991 |
智界S7 | 831 |
icar 03 | 817 |
星纪元ET(增程) | 607 |
凯翼拾月 | 569 |
icar 03T | 528 |
瑶光 | 430 |
山海L9 | 397 |
风云T10 | 231 |
3月18日,奇瑞汽车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在安徽芜湖顺利召开。活动聚焦“油电同智 全球同行”,正式发布奇瑞集团智能化战略规划,并集中展示猎鹰智驾、人形机器人、智舱大模型等最新核心技术成果。发布会上,奇瑞正式发布“猎鹰智驾”智能化方案,并宣布将于2025年实现全品牌全系车型搭载。猎鹰智驾分为三大系列,猎鹰500主打端到端大模型行泊一体智驾系统,支持高速NOA、城市记忆领航、记忆泊车等高阶功能,轻松通勤、出行无忧;猎鹰700在前者的基础上算力大幅提升,支持高速NOA、城市NOA、代客泊车及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无缝融合,全域畅行、通行无界;猎鹰900采用VLA+世界模型新一代智驾系统,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为用户提供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体验,智能进阶、享行无畏。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表示,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油电同智 全球同行”是奇瑞的答案。到2025年底,奇瑞将有30余款车型搭载猎鹰智驾,覆盖奇瑞全品牌全系车型,涵盖燃油、混动、增程、纯电全动力形式,并在全球市场同步推进,加速实现“全民、全球、全能源、全场景”平权的智能化战略目标。包括奇瑞小蚂蚁智驾版首次将下探至6万元级,搭载包括自动泊车、遥控泊车、高速NOA领航等在内的23项智能驾驶功能,以此来树立行业新标杆。

哈弗二代枭龙Max
长城汽车新能源板块2月销售1.4576万辆,环比下降29.27%,2025年已累计销售3.5185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 销量(辆) |
哈弗猛龙 | 3871 |
坦克500 | 2971 |
蓝山 | 2542 |
坦克400 | 2082 |
欧拉好猫 | 1515 |
坦克700 | 445 |
长城哈弗二代枭龙Max即将上市,相较于第一代进步非常大。内饰方面,枭龙Max启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内饰采用了双拼色设计,目之所及都能看到大面积软包材质,提升了档次感,同时整体非常清爽,布局很是工整,很容易博得好感。中控台上配备全液晶仪表盘和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同时还提供HUD抬头显示。方向盘换成了双辐样式,功能区域做了简化处理,只保留金属质感的滚轮,中控屏下方则提供了一排常用的实体按键,同时还提供双杯架、无线手机充电面板。得益于电子怀挡杆,新车T型台扶手箱前方区域十分规整,而下方则进行了掏空处理,可以放置一些随身携带的手提包等小件物品。同时还能看到,座椅采用真皮打孔材质,前排还提供按座椅按摩,推测加热和通风同样也将配备。其他配置和功能,全车一共9个扬声器,可营造环绕音效,后排座椅可完全放倒,形成纯平空间,拓展行李厢的同时,也可以为自家爱好者提供临时的过夜场所。

哈弗二代枭龙Max 内饰图
空间方面,哈弗二代枭龙Max仍定位于A+级SUV,其车身规格为4780/1895/1725mm,轴距为2810mm,空间优势很大。动力方面,该车搭载Hi4插混系统,其由一台1.5升发动机+前后电机组成,同级唯一四驱,并且搭载了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速NOA和城市通勤NOA辅助驾驶,预售其售价会围绕15万展开。上市后,将对比亚迪宋PLUS 混动、吉利星越L 雷神混动等热销车型形成挑战。
2月,理想汽车共销售2.602万辆,环比下降47.28% ,2025年已累计销售5.6771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 销量(辆) |
L6 | 13060 |
L7 | 5695 |
L8 | 3334 |
L9 | 3266 |
MEGA | 665 |
在近期举行的理想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创始人李想宣布,今年将推出两款全新的纯电动SUV车型。其中,理想i8将于7月份亮相,而理想i6则计划在下半年发布。目前,理想汽车正在积极研发下一代VLA智驾大模型,预计将与纯电动SUV理想i8同步推出。他强调,未来理想汽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将会大幅增加,并且公司将依靠自身的盈利能力来支撑这一战略。本月早些时候,理想汽车宣布,i8轻伪装版车型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实地测试,标志着产品已进入最终的调试阶段。去掉重伪装的测试有助于对理想i8进行最终的驾乘体验、风噪控制、续航能力和外观设计的调整。

理想汽车 i8
理想i8被定位为中大型纯电动SUV,并提供6座配置。从官方发布的图片来看,i8的内饰设计延续了理想汽车的家族风格,配备了双联屏、AR-HUD抬头显示和小尺寸的方向盘仪表屏,为驾乘者提供了高科技的互动体验。

问界汽车 M8
AITO问界汽车2月共销售1.1169万辆,环比下降48.6%,2025年已累计销售3.29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 销量(辆) |
M7(增程) | 5122 |
M9(增程) | 4769 |
M5(增程) | 732 |
M9(EV) | 401 |
M5(EV) | 145 |
进入3月份,问界开启新车周期,3月6日,问界宣布2025款M9及新车M8开启预订,在3月20日举办的华为Pura先锋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问界新M5 Ultra、问界 M9 2025款也将亮相,新车型的注入有望拉动后续销量增长。问界新款车型M8系列、2025款M9预售。在短时间内获得市场极大关注,大量车主选择预订新款车型。问界新车型预售数据引发市场震动:M8车型84小时斩获4.7万张预售订单,旗舰款M9小订突破2.3万台。从预售价来看,M8上市后,问界将有四款车型同时竞争中型、中大型和大型新能源SUV市场,从现款车型售价来看,M5主打24.98万~27.98万元,M7为24.98万~32.98万元,M8可能介于35万~45万元,M9则仍为46.98万~56.98万元。目前,M5与M7的售价区间有部分重合,但市场预期M7也将在今年暑期迎来改款,新款上市后将调整售价区间解决品牌内竞争问题。

蔚来集团与宁德时代达成深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蔚来汽车2月销售1.2398万辆,环比下降24.31%,2025年已累计销售2.8779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 销量(辆) |
乐道L60 | 4241 |
ES6 | 2812 |
ET5T | 2214 |
EC6 | 1342 |
ET5 | 992 |
ES8 | 409 |
ET7 | 223 |
EC7 | 113 |
ET9 | 41 |
ES7 | 11 |
3月18日,蔚来集团与宁德时代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三大领域展开协同创新。双方将共建覆盖全系车型的电池更换服务体系,打造智能化换电基础设施网络;联合制定换电领域技术规范体系,推动行业标准的统一化发展;强化战略协同,宁德时代将向蔚来能源注资不超过25亿元,以股权合作方式深化双方战略互信。此次合作将整合双方在技术研发、平台运营、品牌价值等领域的核心优势,致力于建设乘用车能源服务体系。双方将重点推进四个层面的战略布局:构建“双网络协同”运营模式,蔚来旗下新品牌萤火虫后续产品线,将适配宁德时代创新的模块化换电方案,实现跨品牌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联合申报换电技术国家标准,建立兼容不同品牌、车型的电池适配体系;打造从基础研发到循环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涵盖电池技术创新、智慧能源服务、资产运营管理、梯次利用开发及材料再生等环节;探索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降本增效路径,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此次合作不仅涉及硬件设施的共建共享,更建立了技术研发与资本运营的双向互动机制。通过技术专利共享、联合攻关等方式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同时依托资本层面的深度绑定,构建起覆盖技术标准、服务体系、资产管理等维度的全生态合作框架,探索可复制的创新发展模式。

零跑汽车 B10
零跑汽车2月销售1.8441万辆,环比下降24.71%,2025年已累计销售4.2935万辆。其中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 销量(辆) |
C10(EV) | 4320 |
C11(EV) | 3970 |
T03 | 3231 |
C16(增程) | 1773 |
C10(增程) | 1528 |
C16(EV) | 1527 |
C11(增程) | 1125 |
C01(EV) | 694 |
C01(增程) | 272 |
3月10日,零跑汽车旗下零跑B10正式开启预售,配备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型起售价仅12.98万元。在当下车市中,零跑B10是首款将带激光雷达硬件的高阶智驾产品下探至12万级别的车型。零跑B10是零跑汽车旗下全新B系列首款全球化车型,推出510km续航和600km续航共5个版本,预售价格区间为10.98万元至13.98万元。新车将于4月正式上市并启动批量交付。作为一款全球化车型,零跑B10近日引发外界广泛关注的背后,即在于其将激光雷达车型价格“卷”至12万元。公开信息显示,零跑B10的510km激光雷达智驾版,定价仅12.98万元,推动激光雷达高阶智驾车型价格再度下探。“零跑B10搭载了高通双旗舰芯片、端到端大模型智驾、通义千问+DeepSeek双AI大模型智能座舱等领先科技,为用户带来超越同级的智能出行体验。作为同级唯一搭载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的车型,B10在智能驾驶领域展现出绝对优势。零跑汽车此前确定的2025年销量目标是50万辆,而近期已将该目标提高至50万-60万辆。在外界看来,包括B10在内的B系列车型或助力零跑汽车冲击销量目标。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表示,“B10之后,6月份还有B01,还有B05,我们认为零跑2025年肯定是会有增量的,对于这个增量是多少的问题,我们预估了一个区间,我们今年可以做到50万-60万辆。”
小米汽车 SU7 Ultra
2月份,小米汽车销售2.3796万辆,环比增长3.59%,2025年已累计销售4.6767万辆。
车型 | 销量(辆) |
SU7 | 23655 |
SU7 Ultra | 141 |
2月27日的新品发布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一场备受瞩目的科技盛会,不仅是小米创业十五年以来高端化探索的最新成果展示,更是小米向超高端市场进军的重要里程碑。发布会的主角无疑是小米15 Ultra和小米SU7 Ultra。这里不仅有即将发布的两款Ultra产品,还有小米近年来在科技领域的其他创新成果。从手机到汽车,从智能家居到智能穿戴设备,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呈现。手机暂且不谈,小米SU7 Ultra则是小米在汽车领域的重磅力作,采用三电机四驱系统,最大输出功率达1548马力,零百加速仅需1.98秒。虽然它只是小众化的性能车型,但并不影响市场对它的关注。小米汽车目前已连续5个月交付超2万辆。开年来,小米汽车市场表现良好,累计交付超4万辆。3月18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微博发文称,“我们交付了第20万辆小米汽车。” 雷军又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小米汽车一直在全力提升产能,已经取得一些进展,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 但对35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来说,超两万辆的月交付量恐不足以支撑达成,扩产能迫在眉睫。

2025款 小鹏G6、G9
小鹏汽车2月共销售2.5581万辆,环比下降20.97%,2025年累计销售5.7948万辆。其中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 销量(辆) |
M03 | 13098 |
P7+ | 7357 |
G6 | 2857 |
G9 | 1145 |
X9 | 862 |
P7 | 205 |
P5 | 57 |
近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谈及小鹏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时表示,2025年,国内高阶智驾的用户渗透率将首次突破10%,这意味着“智驾需求的拐点已至”。小鹏在技术、成本、车型布局上已做好准备,将快速扩大AI汽车销量并推动全球普及。他介绍,从P7+开始,全系新品包括新上市的2025款G6和G9均标配行业领先的纯视觉智能驾驶。即将上市的Mona M03 Max将城区智能驾驶门槛降至15万元级,推动“科技普惠”。通过领先AI技术与极致平台化效率结合,小鹏将在10万-50万元价格带实现AI平权。展望未来三年,小鹏将基于清晰的产品型谱实现差异化竞争与全球化布局,通过产品周期,实现销量高速增长、规模领先及持续盈利。在2025年的每季度,小鹏汽车都将推出搭载最新AI技术的重磅新车型及改款车型。3月13日上市的2025款G6和G9“订单持续超预期”,带动了全系车型需求增长;近日即将开启G6和G9的交付,供应链正全力提升产能。后续Mona M03、G7、X9等车型将推出Max版本或改款,形成覆盖年轻用户、家庭用户及品质升级用户的产品矩阵。何小鹏预计,随着新车型交付爬坡,二季度销量将稳步跨过产品换代过渡期并再创新高;下半年计划交付纯电及鲲鹏超级电动产品,支持“一车双能源”,大幅拓展市场;2026年底前将完成10万-50万元价格带全细分市场布局。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今年全国两会上,汽车产业的受关注度依然很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数次提及了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内容。多位代表、委员呼吁汽车产业应该坚持良性竞争,这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形成了良好呼应。在明确了产业竞争思路的同时,汽车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其技术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自动驾驶、电池回收、完善补能体系等议题,是多位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推进量产测试加快自动驾驶立法。工信部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年底,我国乘用车市场具备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新车渗透率会接近65%。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高,让更高阶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发展成为现实。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认为,随着相关企业的积极布局,国内自动驾驶技术正在不断壮大,并将逐渐成为改变未来出行方式的重要力量。全国人大代表、小米汽车董事长雷军认为,目前汽车产业已经迈入智能化的高级阶段,智能驾驶成为汽车工业的必争高地。“我国L3级自动驾驶正开展上路通行试点,L4级自动驾驶示范应用稳步推进。”目前我国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初具条件,亟需加强自动驾驶功能量产应用。基于此,雷军建议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大范围测试验证,力争2025年建立跨区域、跨省份、一体化的便捷互认机制,给予自动驾驶汽车全国性测试验证的绿色通道。此外,雷军建议尽快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时间预期,进一步扩大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力度,支持更多企业和车型试点验证,力争2026年可支持高速快速路自动驾驶、城市自动驾驶等功能的量产应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完善自动驾驶标准和法规”的呼声非常强烈。“随着汽车智能化新技术不断涌现,现有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法规在测试应用、产品准入等方面,还存在规定不足或规定较为零散的情况。”全国人大代表、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付子堂表示,道路交通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现有法律中的一些规定,与当前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需求并不相符,有必要加强自动驾驶汽车的相关立法。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同样建议,可结合我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建立责任认定机制,对不同等级和形态的自动驾驶车辆明确责权利。规范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完善锂电产业链发展、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等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也被频频提及。全国人大代表、华友钴业董事长陈雪华建议,有关部门对当前锂电产业各环节的副产物情况进行调研和汇总,针对具有高过剩风险和高环境危害的产品,严格监控相关产品的流向。同时,陈雪华建议通过成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等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锂电行业相关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不断探索原辅料单耗更低、副产物更少的绿色生产工艺。随着动力电池即将迎来“退役”期,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逐渐成为汽车产业链的必答题。针对现行法规位阶较低、现有产能明显过剩、企业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希望尽快出台专项法规标准、加快产业规划优化产能布局、完善监管措施推动规范运营。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则建议,构建覆盖电池生产、使用、综合利用、报废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溯源系统,确保电池流向可追溯、可监管;对规模较大、社会贡献度高的“白名单”企业,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鼓励规范企业做大做强;对行业产能实施宏观调控,防止无序扩张和重复建设,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消除新能源汽车“补能焦虑”。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也愈发受到重视。雷军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建立统一平台,推动车企和桩企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让用户能在统一平台获得可用充电桩的信息,避免闲置或低效使用。同时,雷军建议制定统一的超充设备技术标准、通信协议,优先推进新投建、核心商圈以及高速公路等稀缺资源地段存量的大功率快充桩互联互通。全国人大代表、国轩高科试制工程分院试制机加部总监姚金健建议,加大对移动补电领域科技领军企业的扶持力度。对移动补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及农村地区设施建设提供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支持,对“车网互动”“错峰补电”等创新模式的企业予以运营奖励。在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和政策配套方面,姚金健建议,将移动补电设施纳入城市更新和乡村全面振兴规划,为新建社区保障安装条件,并制定统一的技术和安全标准。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设立国家级研发基金,突破快充技术、智能调度和电池利用等关键领域,支持“光储充一体化”模式及供应链本地化。除了充电,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也颇受关注。冯兴亚指出,目前全国乘用车换电站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换电建设成本高企、规划布局整体滞后、电池标准缺乏统一等问题尚待解决。对此,冯兴亚建议加大换电模式政策力度、加快统筹规划布局、逐步统一换电标准等多措并举化解难题。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的里程碑,2025年将发行3000亿元专项国债支持“以旧换新”行动,并将加速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显然,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将促使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