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商会
  • 商会动态
  • 商会会员
  • 分支机构
  • 人民调解
  • 党建专栏
  • 诚信建设
  • 证书查询
  • 人才培训
  • 数据中心

行业政策

当前位置:首页>商会动态>行业政策

最新政策| 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

发布时间:2022-06-21 14:57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以进一步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受此消息影响,3月23日,A股氢能源概念股集体高开。截至记者发稿前,兰石重装、华电重工、雪人股份、浙江新能、镇洋发展、石化机械、京城股份等个股集体涨停,恒光股份、昇辉科技、致远新能等涨幅超14%。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规划》科学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明确了氢能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定位、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氢能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多元应用、政策保障、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具体规划,将对我国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明确氢能产业发展目标

过去两年间,氢能产业频繁迎来政策利好。

2020年,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示范期间,五部门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地区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自此,全国多地掀起了氢能产业布局热;2021年12月,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氢能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氢能多元利用。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氢燃料电池汽车也迎来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集中示范运营,成为了冬奥赛场上的一抹亮色。

3月23日,氢能产业再度迎来政策利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2021-2035年)》,对氢能产业的未来指明了路径。

在当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对该《规划》的详情进行了详细说明。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王翔透露道,当前,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已将氢能视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持续加大投入,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制高点。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居于世界首位,在清洁低碳氢能源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不过,目前我国的氢能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面临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滞后等诸多挑战,需加强顶层设计,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此,《规划》从八个方面为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厘清了路径,进一步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定位、氢能产业发展总体要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氢能产业发展具体任务等。


《规划》指出,发展氢能产业,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提高氢能技术经济性,积极探索氢能利用的商业化路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 产业发展基础性制度体系,强化全国一盘棋,科学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规范发展。此外,在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的同时,要有序开展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示范,避免一些地方盲目布局、一拥而上。


《规划》发布当日,A股氢能概念股盘中强势拉升,兰石重装、华电重工、雪人股份、粤水电、浙江新能、京城股份等逾10股涨停。


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指出,发展氢能产业,紧扣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在发布会上,王翔也表示,此次发布的《规划》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N”之一,全面对标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谋划、整体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既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抓手,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具体来说,在能源供给端,氢能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在能源消费端,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可通过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将氢能作为高品质热源直接供能等方式,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在工业生产端,氢气是重要的清洁低碳工业原料,应用场景丰富。通过逐步扩大工业领域氢能应用,能够有效引导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产业引导、企业积极实践的背景下,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势头猛烈,汽车产业已成为氢能落地应用的核心板块。欧阳明高指出,燃料电池车辆只是氢能应用的突破口,长远发展应逐步拓展到交通、电力、化工、冶金等领域多元应用,充分发挥氢能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排放、高污染行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鼓励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IPO

万亿蓝海市场蓄势爆发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该《规划》不仅在政策体系、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氢能产业发展扫清障碍,还特别强调要强化对氢能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持 ,鼓励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运用科技化手段为优质企业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服务。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氢能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

光大证券分析称,氢能产业有望在政策催化下迎来高景气,成长可期。按照光大证券的预测,到2050年我国氢能供应端市场规模达到13027亿元,制氢端市场规模可观,氢能产业发展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在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作为氢能发展利用的关键环节,我国加氢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望在2050年达到千亿市场规模,规模化和设备国产化可推动加氢站降本。同时,未来随着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成熟以及成本下降,氢燃料电池重卡和乘用车规模有望快速扩大,可发挥氢燃料电池在长距离、重载领域的优势。

欧阳明高表示,对照我国纯电动汽车从孕育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比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约滞后10年,目前仍处于产品导入期,正在进入应用成本快速下降的成长期。根据国内外主要燃料电池厂商产品测试数据,预计今后十年燃料电池成本将大幅下降、性能稳定提升。

同时,围绕着可再生能源制氢方面,中国氢能联盟也给出了最新预测,预计到206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产量将提升至1亿吨,占2060年氢气年度总需求的77%。随着大规模的风电、光伏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也将迎来突破。

(文章来源:车资本)



分享到:
上一篇:政策资讯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从2012年1085.7万户增长到2021年4457.5万户 民营企业数量10年翻两番
下一篇:政策资讯 |工信部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商会动态
  • 商会资讯
  • 要闻
  • 行业资讯
  • 行业政策
  • 信用资讯
  • 行业研究
  • 培训资讯
  • 会员资讯

推荐内容

  • 工商联讯 | 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
  • 捷通达汽车国际事业部中亚三国调研顺利结束
  • 车讯早知道 | 《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自明年3月1日起施行/特斯拉四季度交付量预期为51.5万辆/长安汽车:预计明年总规模可达300万辆
  •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地方政策 | 上海市委: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范
  • 车讯早知道 | 工信部:围绕新能源汽车等发布548项新材料行业标准/保时捷中国回应中国区裁员消息不属实/比亚迪加强海外经销商渠道建设
  • 车讯早知道 | 欧盟或撤销对华电动车加征反补贴税/大众中国提出15%市占目标/吉利汽车一季度溢利预增超220%
  • 车讯早知道 | 两部门: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最高补贴1.5万元/多家车企捐款驰援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区/福田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98%
  • 《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数据规范》国家标准发布
  • 工商联讯 | 2022年度工商联系统调查研究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网站地图|网站声明|关于商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院47幢3层9号 电话:010-68780877; 秘书长:18518534808;加入商会:13810977017;合作咨询:13011296023;技能培训:13691382441
京ICP备14012925号  网站建设:一诺互联
  • 申请加入商会
  • 商会微信公众号
  • 中国车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