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塔什干汽车市场、二手车贸易、政策风险、品牌竞争、市场机会
10月22日-25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组织前往乌兹别克斯坦汽车市场考察,考察团由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邢海涛带队,一行24人将在乌兹别克斯坦展开为期4天的深度考察交流。
考察目的:
1. 调研乌兹别克斯坦汽车市场现状、进口政策及平行出口趋势;
2. 洞察当地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接受度,为品牌出海提供依据;
3. 梳理物流、认证、售后等出海关键环节,探索海外仓建设思路;
4. 评估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可能性,搭建汽车出海生态。

第一章 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与社会背景
一、经济发展情况
乌兹别克斯坦经济近年来保持向上势头。根据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26.6亿美元,同比增长7.2%;对外贸易总额为370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出口额169亿美元,同比增长29%,进口额201亿美元,同比增长7%。2024年,乌兹别克斯坦GDP增速攀升至6.5%,GDP总量达1454万亿苏姆(约1150亿美元),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实际增长4.4%。
二、“一带一路”合作情况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2024年,中乌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如中国能建葛洲坝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1吉瓦光伏项目首期400兆瓦并网,金风科技乌兹别克斯坦扎拉夫尚风电项目正式运行。2024年6月,中吉乌铁路协议落地,12月27日开工建设,该铁路建成后预计年货运量达1500万吨,将显著提升乌兹别克斯坦的区域物流枢纽地位,促进出口多元化。此外,泰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参与建设的锡尔河大型多式联运物流中心也于2024年开工建设,有利于提升中国与中亚货物运输效率。
三、WTO加入进程
乌兹别克斯坦于1994年正式申请加入WTO,并自2020年起加快了谈判节奏。2025年6月13日,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Jamshid Khodjaev在乌兹别克斯坦加入WTO第十次工作组会议上表示,乌兹别克斯坦将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在2025年3月于喀麦隆雅温得召开的MC14之前完成入世谈判。乌方已采取一系列实质性措施推动入世进程,包括取消出口补贴、削弱国有企业垄断地位、放开价格管制、加速私有化进程等。
四、政治稳定与中乌关系
乌兹别克斯坦政治稳定,政府致力于经济发展和改革。独立之初,首任总统卡里莫夫提出按“乌兹别克斯坦发展模式”建设国家的“五项原则”:经济优先、国家调控、法律至上、循序渐进、社会保障。现任总统米尔济约耶夫积极推动各项改革措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中乌两国关系友好,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对中国态度友好,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为中国车辆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提供了有利的政治保障。
五、塔什干华人分布与商业生态
乌兹别克斯坦华人群体因统计口径不同,数量存在差异:
狭义口径(中国籍公民):参考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2年)及广东省商务厅(2025年)数据,全国长期居住的中国籍华人约7000-1.8万人,其中塔什干作为核心聚居地,集中了约5000-1万人(占全国狭义华人总数的60%以上),主要分布在市中心Chorsu Bazaar周边、Yunusabad区及塔什干州工业园区,以中企员工、商贸从业者为主。
广义口径(含历史定居少数民族侨民):据中国侨网(2016年、2025年)统计,中亚地区维吾尔族、回族等中华民族群体中,定居乌兹别克斯坦的约2.5万人(多为本地公民,非中国籍),主要分布在塔什干及费尔干纳盆地,与当前中企商业合作的直接关联度较低;部分说法提及的“30-40万”实为中亚五国广义华侨华人汇总数据,并非乌兹别克斯坦一国数量。
尽管狭义华人群体占塔什干总人口比例不高,但已形成成熟的商业生态,为中企出海提供重要支撑,具体呈现“多点开花、汽车领域集聚”特点:
◎1.汽车产业成核心阵地
中国车企已形成集群式出海态势,比亚迪、理想、奇瑞、长城、江淮等品牌均在塔什干布局。其中,比亚迪不仅开设6525平方米的大型销售服务中心,还与当地国企合资建厂,2025年1-5月销量达7859辆;奇瑞建立覆盖10个城市的14个销售中心,本地化网络完善。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跟随整车出海,在三电系统、智能座舱等高端领域填补当地市场空白。
◎2.基建与贸易同步发力
华人及中企深度参与当地基建,如塔什干海通城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涵盖商业、办公、住宅等多元业态,由中企主导建设并得到当地商会支持;建材领域中,中国产卫浴、瓷砖等因性价比优势占据重要份额,塔什干建材市场45%依赖进口,其中大量为中国制造。
◎3.配套服务体系健全
当地中企商会可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招商对接等服务;同时,每周有21趟国内客运航班往返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货运航线同步覆盖,为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提供便利。
第二章 乌兹别克斯坦汽车市场与政策调研
一、汽车市场概况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大的汽车市场,近年依托经济稳定增长(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7.2%)、人均收入提升,汽车普及率持续上升,市场以燃油车为主导。
从规模与增长看:2023年新车销量37.9万辆(同比+33%),2025年上半年新车销量18.2万辆(同比+12%);进口端2024年共进口7.47万辆轻型汽车(总价值12.8亿美元),其中80%来自中国。
区域与供给格局上,首都塔什干贡献全国60%以上汽车消费,是品牌布局核心;本土车企UzAuto Motors(与雪佛兰合资)垄断燃油车生产,2025年上半年产能15万辆,占全国新车供应的83%。
此外,二手车市场长期活跃,但当前政府正通过规范进口流程引导消费转向新车,进一步推动新车市场扩容。
二、主要品牌格局
◎1.本土品牌
UzAuto Motors 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国有汽车集团,也是中亚地区规模最大且唯一具备完整汽车产业布局的汽车制造商。公司总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阿萨卡市胡莫街 81 号,公司员工数量约为 16000 人。
UzAuto Motors 主要生产雪佛兰品牌的汽车,也曾生产过 Ravon 品牌的汽车。2022年,该公司的汽车产量为 32.7 万辆。UzAuto Motors 在乌兹别克斯坦汽车市场中占有 95%的份额,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UzAutoMotors 计划通过与比亚迪的合作,加速新能源汽车在乌兹别克斯坦地区的本地化生产。
◎2.进口品牌
俄罗斯(拉达、UAZ)、韩国(现代、起亚)、中国(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等)、欧洲品牌。中国品牌近年增长迅速,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突出。
◎3.中国汽车
①入驻中国汽车品牌:有比亚迪、奇瑞、长城、理想、吉利等。其中,在乌兹别克斯坦设有工厂的中国汽车品牌主要有以下几个:
比亚迪:2023年9月,比亚迪与乌兹别克斯坦国有控股汽车集团Uzavtosanoat JSC于吉扎克州合资建设工厂,2024年1月正式投产,一期投资计划年产能5万辆。
奇瑞:奇瑞汽车在吉扎克地区的ADM Jizzakh工厂组装,该工厂于2020年开工建设,2021年春季正式开业;2023年底,一座采用小型零部件组装(CKD)技术生产乘用车的新工厂启动建设。
长城:2023年,长城汽车与乌兹别克斯坦汽车集团ADM汽车工厂签署合作协议,哈弗品牌旗下产品在吉扎克汽车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规划产能3.5万辆。
②市场偏好特征:中国新能源车型在当地以“混动为主流、SUV为核心、纯电加速渗透”为特征。其中,油电混动(含增程式)车型因适配充电设施现状最受青睐,2025年1-5月比亚迪宋PLUS DM-i单一车型销量占比超30%,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赠予国家足球队的42辆比亚迪汽车中28辆为此车型;SUV是主流车身形态,宋PLUS DM-i、哈弗H6等凭借大空间、高通过性成为家庭及商务首选;纯电车型受免税政策及充电设施扩张推动(2025年充电站达1399台),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乌纯电出口额达2.44亿美元,红旗纯电车更成为当地专车标配,一次性进口量达8000辆。
三、汽车金融情况
◎1.购车结算货币
在乌兹别克斯坦,购买新车和二手车的结算货币主要是乌兹别克斯坦苏姆(UZS),但美元也被广泛接受。
乌兹别克斯坦实行外汇管制,根据2023年修订的《外汇管理法》,所有外汇交易需通过授权银行进行。在汽车进口环节,进口商需预先获得外汇许可证,并提交详细交易证明,且外汇部分不得超过总成本的50%。这使得实际购车交易中,虽进口车价格受汇率波动影响,但大多数汽车销售仍以本地货币苏姆计价;不过,由于美元的稳定性和国际通用性,当地人进行购车等大宗交易时,也倾向于使用美元,部分商家也直接接受美元付款。此外,消费者还可通过UzCard、Humo卡及Visa、Mastercard等国际信用卡支付。
◎2.车贷渗透率
在乌兹别克斯坦,百姓买车以贷款为主。2022年银行发放的消费贷款中,90.1%为汽车贷款;2023-2024年,这一比例均为90.2%。2025年塔什干汽车集中区4S店数据显示,展厅新车贷款占比均在90%以上。
◎3.新车贷款利率
新车贷款利率因银行、车型、贷款条件等因素有所不同。2025年8月11日数据显示,汽车贷款平均利率为23.7%:利率最低的三家银行是Ipoteka银行(21.2%)、Orient Finance银行(21.8%)、Asia Alliance银行(21.9%);利率最高的三家银行是Hamkorbank银行(28.0%)、Infin银行(28.0%)、Madad Invest银行(27.9%)。此外,部分银行(如亚洲联盟银行、QishloqQurilishBank)针对电动汽车发放的贷款利率为24%-29%。
◎4.居民存款利率
乌兹别克斯坦的存款利率因银行、存款类型、存款期限等因素而异。根据2025年3月信息,本币存款中,灵活条件型存款利率最高的是ANORBANK(25%);高收益型存款利率最高的是TBC Bank与ANORBANK(均为26%)。此外,2025年8月数据显示,乌兹别克斯坦存款利率为17.8%。
四、政府及部门产业支持政策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将汽车产业(尤其新能源领域)列为战略发展方向,由工业、投资、财政等多部门协同出台支持政策,形成“政策激励-基建配套-产业集聚”的完整支持体系:
◎1.新能源汽车专项激励
政府设定2030年新能源车辆占总销量10%以上的目标,配套多重政策红利:一是税收减免,对进口新能源汽车免征关税及增值税,2025年起进一步扩大至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二是购车补贴,通过财政资金直接补贴消费者购车成本,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领域车型补贴力度可达车价的15%;三是融资支持,对本土新能源车企提供年利率低于10%的专项贷款,用于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建。
◎2.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由能源部牵头推进充电网络布局,计划2025年底前建成超1.62万个充电站(对应3.24万个充电桩,本报告中“充电站”指具备至少1个充电桩的站点,平均1个充电站配置2个充电桩;“充电桩”指单个充电设备),覆盖塔什干等主要城市的公共场所、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加油站。同时出台强制性法规:2025年2月起,所有公共停车场须至少配备1个充电站,且5%停车位专用于电动车;2024年起,新建商业中心、加油站未配建充电桩将不予批准建设。此外,政府通过低价土地租赁政策,为充电桩建设企业降低初期投入成本。
◎3.制造业与投资落地支持
①准入与资本优惠:对汽车制造企业优化注册资本要求,外资整车厂注册资本最低50万美元,且在吉普特拉斯等自由经济区可享受“首期实缴10%、5年分期缴足”的政策,新能源及零部件企业还可申请注册资本缓缴;
②税收与土地红利:塔什干自由经济区对汽车企业给予“5年全额免税+5年减半征收”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生产设备进口零关税;“中亚汽车产业园”“两区一园”等园区为车企提供土地租金50%减免、保税仓储等配套服务;
③本地化激励:通过技术入股认可(最高占比30%)、零部件本地化采购补贴等政策,推动比亚迪、奇瑞等企业落地KD散件生产及整车组装项目,目标2026年实现本土新能源汽车产能10万辆/年。
◎4.贸易与流通优化
2025年9月调整平行进口政策,恢复原有合格证办理方式,取消强制赴皮斯肯特测试中心检测的要求,缩短进口车辆流通周期。同时通过“绿色汽车走廊”计划,为合规车企简化海关清关流程,结合中吉乌铁路规划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五、特别经济区招商政策
◎1.税收优惠政策
塔什干自由经济区对汽车产业提供“5年免税+5年减半”的税收优惠,同时减免设备进口关税;2025年新增“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专项政策,对电池、充电桩企业给予土地租金50%减免。
◎2.土地资源政策
特别经济区土地价格约1万美元/亩,租赁期29年。10月24日,考察团实地探访塔什干阳吉阿夫洛德特别经济区,该经济区规划占地1264公顷,实行税收、租金及设备进口优惠政策,将成为乌兹别克斯坦重点打造的工业发展核心载体。目前,比亚迪、江淮汽车等中企已计划入驻布局生产线,国机集团等央企也达成合作;区内还将建设物流中心、检测实验室及人才培养基地,定位为中乌产能合作核心枢纽。考察团与园区管理方就配件生产、汽车组装等事项交流了意见。
六、汽车产业园筹建情况
◎1.塔什干郊区规划建设“中亚汽车产业园”
一期占地200公顷,已引入比亚迪(新能源整车组装)、奇瑞(KD散件生产)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产能规划为10万辆/年。
◎2.努库斯汽车产业园项目(塔什干汽车集团)
①产业园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首府努库斯的自由经济贸易区,占地面积500公顷(土地免费),由1个汽车CKD组装工厂、汽车设计中心,以及多个零部件生产基地、物流中心组成,该项目为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特批项目。
②CKD汽车组装工厂项目:主要生产商用车、改装车,计划年产5万辆,目前已合作的汽车品牌有长安、东风、吉利。
③职业培训项目:联合上合组织教育联盟、乌兹别克农业水利工程学院,三方共同成立上合组织教育联盟乌兹中心,主要培养各行业职业技术人才,前期重点围绕汽车产业,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修、汽车KD组装、汽车4S店管理等专业人才。
④物流配送、公路客运、出租车项目:主要车型围绕汽车KD项目生产的车型展开。
⑤支付平台项目:打造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后期汽车金融分期、租代购等汽车生态相关金融体系提供支撑。
⑥B2B的跨境电商项目:涵盖电商平台、海外仓、物流配送三大板块。
七、二手车市场及利润情况
◎1.市场规模与核心特征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二手车交易核心枢纽,该国二手车市场规模约为新车市场的3倍,是独联体地区最大二手车市场之一。交易以“周末跳蚤市场”为主要形式,每周六、周日集中开市,平时无常规交易;市场车型品牌集中度高,90%以上为本土生产的雪佛兰车型,与UzAuto Motors垄断本土燃油车生产的产业格局直接相关。

◎2.品牌竞争格局
①日本品牌:以高耐用性和口碑占据主导,市场份额超60%,是当地消费者购买二手车的优先选择。
②韩国品牌:现代、起亚凭借性价比优势占据约20%市场份额,主打经济型轿车与紧凑型SUV品类。
③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约10%,奇瑞QQ(经济型轿车)、哈弗H6(紧凑型SUV)、长安CS75(中型SUV)是最受欢迎的三款车型,近年随着中国车企本地化建厂(如比亚迪、奇瑞),二手车流通量呈缓慢上升趋势。
◎3.利润水平与影响因素
塔什干二手车利润近年呈明显缩小趋势,整体行业利润率约5%,具体表现为:
①利润波动:2022年出口单台吉利星越L可实现1万美元利润,2025年同款大众、丰田四驱SUV利润从3万元降至5000-6000元;按价格分,10万元以内车型利润集中在3000-7000元,10-20万元车型利润约8000-15000元。
②品牌差异:日本品牌二手车因保值率高,利润相对稳定;中国品牌受新车本地化生产冲击,二手车溢价空间较窄;新能源二手车受政策影响最大,2025年5月1日起,乌兹别克斯坦针对续航里程≥3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含一年内生产的进口车型),将其报废税从800美元上调至3600美元;续航里程低于300公里的新能源车型,执行2800美元报废税标准(详见第三章“关税与税收”相关规定),部分车型利润直接归零。
③政策关联:二手车进口税与新车政策联动,2025年传统燃油二手车进口关税维持15%(与燃油新车一致),且需满足欧4排放标准;新能源二手车虽享受零关税,但报废税上调、认证流程简化(2025年9月恢复原合格证办理方式)等政策,仍对利润形成挤压。
◎4.市场趋势与机会
短期看,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增长(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2%)、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将持续带动二手车需求;长期看,中国品牌二手车可依托以下机会提升份额:一是比亚迪、奇瑞等车企本地化生产后,新车流通量增加将带动二手车供给,形成“新车-二手车”生态闭环;二是政府推动新能源基建(2025年底前计划安装3.24万个充电桩),未来新能源二手车或成新增长点。
第三章 车辆进口政策与法规
一、关税与税收
◎1.关税政策
2022年1月1日起,乌兹别克斯坦取消新车和二手车的进口关税。2025年,新能源汽车进口仍享受零关税优惠,传统燃油汽车进口关税维持15%。根据2023年6月总统令,2026年1月1日之前生产、且发动机排量不超过1200立方厘米的新燃油乘用车,排量小于1000cc的关税为0%,排量1000-1200cc的关税为5%。此外,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关税从10%降至5%,以鼓励本地汽车装配产业发展。
◎2.其他政策
2025年5月1日起,乌兹别克斯坦上调新电动汽车报废税,每台2800美元。注:此标准适用于续航里程低于3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及插电混动车型(含增程式);对于续航里程≥3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如电动货车、客车),报废税标准按另一政策执行(详见第二章“二手车市场”相关说明)。
二、认证与准入
◎1.认证政策
车辆需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认证中心(Uzstandart)认证,符合TR CU(海关联盟技术法规)标准。中国车辆可通过中汽研完成测试,测试结果获乌方官方认可,实现“国内检测,全球通行”,大幅简化认证流程。乌兹别克斯坦为左舵国家,禁止进口右舵车。
◎2.技术检测政策
2024年11月1日起,乌兹别克斯坦要求所有进口车辆必须接受14项强制性认证,需到测试中心检测,完全达标后才可发放合格证,导致进口车办证时效延长。2025年9月2日起,暂停平行汽车进口的合格证检测流程,恢复此前的合格证办理方式。
◎3.环保要求政策
自2022年起,乌兹别克斯坦禁止销售低于欧4排放标准的运输工具。
三、进口流程、资质政策
2023年8月14日起,乌兹别克斯坦取消“进口汽车只能由法人实体(官方经销商)销售”的要求,自然人也可进口汽车。进口需通过授权进口商或当地代理完成清关、认证、注册等手续,建议与当地有资质的贸易公司合作以简化流程。2024年11月起,进口汽车需到塔什干州皮斯肯特区检验,需提前做好流程规划。但2025年又恢复“新进口汽车只能通过法人实体(制造商授权经销商)销售”的规定,且销售企业需建立服务中心。注:此政策调整仅针对新进口乘用车及商用车(不含二手车),且明确“法人实体需具备制造商官方授权资质并建立本地化服务中心”;2023年开放的“自然人进口权限”仍适用于二手车领域,未同步取消。政策调整背景为政府规范新车市场流通秩序,引导品牌方建立完善售后体系,避免平行进口新车因服务缺失引发消费纠纷。
第四章 品牌与消费洞察
一、当地消费者偏好与需求
◎1.车型偏好
紧凑型SUV、经济型轿车最受欢迎;消费者对空间、性价比、燃油经济性要求较高;新能源汽车认知度在年轻群体和城市用户中(3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60%)显著提升,但充电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同时,消费者对车辆耐用性、维修便利性要求较高。
◎2.品牌认知
中国品牌如奇瑞、吉利、长城已建立一定知名度;比亚迪、蔚来等新势力在新能源领域表现突出,比亚迪进入市场5个月交付量即突破3000台;消费者关注售后服务网络是否健全,本地化服务能力成为品牌竞争的关键。
◎3.价格敏感度
价格是重要决策因素,中端价位(约1.5万-2.5万美元,折合约10.95万-18.25万元人民币)最具竞争力。
二、与汽车相关消费配套场景
◎1.汽车后市场
①汽车后市场费用
1)洗车美容费用:
塔什干洗车价格差异较大,普通洗车加干洗费用为 8000-300000 苏姆;有自动设备的洗车行单次收费 4 美元(约合人民币 28.4 元)。其他项目价格:打蜡 100-300 元人民币,封釉 300-800 元人民币,镀膜 / 镀晶 800-2000 元人民币,内饰清洁 100-300 元人民币,车内臭氧消毒 100-200 元人民币。
2)外观改装及费用:
车身贴膜:改色贴膜简单款式约 2000 元人民币;隐形车衣按面积收费,1000-5000 元人民币 / 平方米;按材质分,PVC 材质全车 5000-8000 元人民币,TPU 材质全车 1.4 万 - 2.5 万元人民币。
车窗贴膜:政策与费用上,后排车窗(后挡风玻璃及后排侧窗)可自由着色,无需许可及费用;前门车窗贴有色膜需申请许可(年费约 1689 元人民币,在线申请享 9 折),且贴后总透光率不低于 30%;前挡风玻璃仅允许贴透明隔热膜(透光率需达 70% 以上),违规贴膜罚款约 5277 元人民币。膜本身价格:经济型太阳膜约 300 元人民币,国内一线品牌太阳膜 500-1000 元人民币,一线品牌进口膜 2000 元人民币以上。
大包围改装:价格 800-4000 元人民币以上,具体受材质、车型、改装复杂度影响。
3)内饰改装及费用
座椅改装:涵盖表面材质更换(皮质、织物升级)、加装加热功能,费用 2000-5000 元人民币,差异源于材质等级(普通 PU 皮 / 真皮)、功能数量。
方向盘改装:涵盖材质更换(真皮包裹)、造型升级、加装多功能按键(音量 / 定速巡航),费用 1000-3000 元人民币,差异源于工艺复杂度与配件品牌。
中控台改装:涵盖中控屏尺寸升级、加装 CarPlay/CarLife、更换面板材质(碳纤维 / 金属饰板),费用 3000-8000 元人民币,高价位多涉及大屏智能车机与定制化面板。
4)动力改装及费用:
动力改装费用:刷 ECU 程序正版 4000-8000 元人民币,非正版 1000-3000 元人民币;加装外挂电脑 5000-10000 元人民币;排气改装中尾段排气 5000-15000 元人民币,全段排气 1.5 万 - 3 万元人民币甚至更高。
轮胎轮毂改装费用:轮毂普通国产轮毂单只更换成本约 600-700 元人民币;16 寸轮毂升级为 18 寸铝合金轮毂,费用通常 1000 元人民币以上。轮胎普通改装轮胎单只 500-1000 元人民币,高端品牌轮胎单只可能达 800 元人民币以上。
改装政策:车窗贴膜需符合透光率要求及许可制度(前门有色膜需申请许可,前挡风玻璃仅可贴透明膜);汽车燃气设备安装需在线申请许可,政府手续费 11.25 万苏姆(约合人民币 63 元)。
◎2.国内后市场知名企业及入驻特征
针对乌兹别克斯坦后市场改装、贴膜需求,国内已形成一批服务标准化、规模化的头部企业,具备技术输出与合作落地能力,按业务类型可分为两类:
① 综合服务连锁企业:以“线上平台+线下门店”覆盖多元业务,如途虎养车(全国6874家工场店,提供TPU隐形车衣、轮毂改装等服务,具备新能源三电检测适配能力)、天猫养车(4268家门店,依托F6科技实现改装服务质量追溯)、易捷养车(10056家门店,依托加油站场景绑定贴膜、轻度改装刚需);
② 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聚焦专项服务,如巴酷汽车(300余家加盟门店,主打高端定制改色贴膜与内饰包覆,合作豪华品牌4S店)、车艺尚(20余个城市直营门店,代理威固等一线膜品牌,采用专车专用裁剪技术)、曼迪汽车改装(50余家门店,专注动力与赛车化改装,接入京东养车导流)。
这些企业当前入驻核心特征为“渠道整合(直营+加盟)、新能源适配(优化电池区域隔热等细节)、下沉市场发力(三四线城市增速超20%)”,可通过与乌兹别克斯坦本土经销商(如Mexanik、Control Auto)合作,以“配件供应+技术授权”模式嵌入当地后市场,填补高端改装服务空白。
◎3.售后维保服务
①机电维修服务:因车型和维修内容差异较大:普通小轿车更换机油和滤芯约 255 元人民币(机油 240 元 + 滤芯 15 元);维修汽车马达,普通经济型轿车(非原厂零件)500-800 元人民币,合资经济型轿车 600-900 元人民币,本田 CRV 等紧凑型 SUV 约 1000 元人民币,部分高端车型起动机维修或更换 1000-2000 元人民币;上门检测电压等服务的检测费约 500 美元(折合人民币 3549 元)。
②钣喷维修服务
乌兹别克斯坦鉴于商业险渗透率低,客户事故车基本上是自费维修较多,所以汽车钣喷价格较高,喷漆单一面费用 4 万苏姆以上(折合人民币 600 元以上),平均 4.5 万苏姆(约合人民币 700 元)。具体示例:车门全喷 600 元人民币 / 个、半喷 300 元人民币 / 个;发动机盖、车顶喷漆约 800 元人民币 / 个;前 / 后保险杠全喷 600 元人民币 / 个、半喷 300 元人民币 / 个。普通汽修店钣金 200 元人民币 / 处,4S 店 500 元人民币 / 处;喷漆单一面 100-400 元人民币(当然,路边店更便宜)。
◎4.交强险和商业险情况
①交强险:乌兹别克斯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赔付金额,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将从 4000 万苏姆提高至 8000 万苏姆(按 2025 年 10 月汇率,4000 万苏姆约合人民币 2.35 万元,8000 万苏姆约合人民币 4.71 万元)。目前,交强险最高赔付金额为 4000 万苏姆,其中最高 35%(1400 万苏姆,约合人民币 8235 元)用于赔偿受害人财产损失,最高 65%(2600 万苏姆,约合人民币 1.53 万元)用于赔偿受害人生命或健康损失。从市场份额看,UzAgroSugurta、Kafolat、Alfa 三家公司占据 66% 的机动车辆强制险市场份额,交强险渗透力较强。
② 商业险:乌兹别克斯坦保险业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客户接受度较差,商业险渗透力较弱。与2016-2022 年,保险市场毛保费收入增长 4 倍多,达 1.4 万亿苏姆以上,保险渗透率在 0.34%-0.7% 之间。
◎5.续保与中国对比
乌兹别克斯坦汽车续保(强制责任险为核心)与国内在险种强制性、优惠规则、服务要求等方面差异显著,核心不同点可归纳为以下3点:
① 险种基础:强制责任险为唯一法定要求,无商业险续保概念
乌兹别克斯坦:根据2008年《车辆所有人强制民事责任险法》(摘要4),仅第三方强制责任险为法定必保险种,车主需在购车或车辆投入使用后10天内投保,未投保车辆禁止上路;无国内“交强险+商业险(车损、三者险等)”的组合模式,自然也不存在“商业险续保”的操作,仅需每年延续强制责任险即可。
中国:交强险为法定必保,商业险(车损、三者险、盗抢险等)为自愿投保,续保需同时考虑两类险种,且商业险续保是优惠政策的主要载体(如未出险折扣、积分兑换等)。
② 优惠规则:无“未出险阶梯折扣”,费率由政府统一管控
乌兹别克斯坦:强制责任险的最高费率、结构及适用规则由内阁统一制定(摘要4),无保险公司自主浮动空间,也不设“连续未出险优惠”;无论车主上一年是否出险,次年强制责任险保费基本固定,仅受车辆类型(如乘用车、商用车)影响,与驾驶记录、出险次数无关。
中国:续保优惠与出险记录强绑定(摘要2、5、6),如交强险连续3年未出险下浮30%,商业险连续3年未出险可享65折基础折扣+0.6倍NCD系数(双重优惠),且不同地区、渠道还会叠加积分、代驾券等额外福利,费率灵活性高。
③ 服务与监管:保险公司需全国布点,交警直接监管投保
乌兹别克斯坦:提供强制责任险的保险公司需满足两大要求(摘要4):一是持有额外专项许可证,二是在全国所有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负责签单、理赔、付款),确保车主在任意区域都能办理续保和理赔;同时,交警有权直接检查车辆投保情况,未投保车辆会被禁止行驶,监管更侧重“强制落地”。
中国:保险公司服务网点虽广,但无“全国所有地区必须设点”的强制要求;续保主要依赖保险公司主动提醒(如短信、电话),监管以“事后核查(如出险时校验保单)”为主,且商业险续保可自由选择保险公司,服务竞争更激烈(如4S店、电话渠道折扣差异)。
◎6.汽车延保
①市场基础:汽车后市场规模稳步扩张,2022年总收入达12亿美元,汽车保修服务需求较强(如UzAuto保修计划续约率80%),为延保业务提供发展空间。
②核心挑战
③认知混淆:因相关知识普及不足,客户普遍将延保(“三包”外的延长保修服务)与“三包”(聚焦商品质量问题的退货、换货或修理)混淆,误将延保视为“三包”范畴,导致项目推广困难。
④服务短板:当地维修市场落后,存在维修费用高、时效长的问题,削弱消费者对延保服务的信心与接受度。
◎7.汽车租赁
①市场现状
需求基础:汽车年销量超40万辆,居民收入增长带动消费需求,为租赁行业提供空间。
区域分布:2023年上半年,塔什干市(占比26.4%)及塔什干州、安集延州、卡什卡达里亚州等多州租赁服务量占比突出。
参与主体:国际品牌(如Europcar)与本地企业均入局,提供传统轿车、SUV及新能源车型。
价格参考:车型丰富(含雪佛兰、比亚迪宋plus),其中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日租100美金、月租1950美金。
②发展前景
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享免税优惠,政府推进公路网络完善,利好租赁业务,尤其新能源领域。
旅游驱动:“丝绸之路复兴计划”带动游客增长,推高旅游用车及配套租赁需求。
消费观念:居民对自驾游、户外探险兴趣提升,偏好灵活出行方式,拉动租赁需求。
③面临挑战
基建短板:偏远地区停车、充电设施不完善,限制租赁出行范围。
市场竞争:中国品牌大量涌入,加剧市场份额争夺,企业需提升服务竞争力。
认知不足:民众对租车旅行接受度低,需加强宣传教育。
作者简介:郑旭东,深耕汽车行业42年。22年扎根制造领域,是仪征黎明汽车多车型线束核心研发者,亦是中国首批电动车研发亲历者——30年前便投身仪征黎明电动车项目;后20年深耕汽车销售服务领域,2014年创立“新车三级毛利管理体系”,其核心逻辑不仅被汽车行业广泛运用,更成为知名上市审计公司开展汽车行业审计的关键依据。他曾在《汽车杂志》等平台发表技术及管理类论文30余篇。带领团队15年获得过一汽奥迪品牌所有大奖,此次携乌兹别克斯坦汽车行业考察报告分享,为行业国际发展提供技术积淀与实战思路支持。

